最后,馬克龍此舉很可能是為俄烏沖突結束時歐洲新安全秩序的建立做準備。
如果法國堅持要獨立自主,或得不到歐盟的廣泛支持,那么未來的法國與已經脫歐的英國的處境就非常相似。英國脫歐絕不會是為了作美國的附庸,肯定也有想獨立成極的意思。目前追隨美國的戰略,不過是一種權益之計罷了。
所以,馬克龍目前積極地向英國發出了邀請,盡管英國現在加入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會抵觸,但畢竟英國內部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證明了這個共同體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孤立于歐洲之外的英國,也需要一個組織來取暖,要想獨立成極,就必須要面對中美俄三大勢力和歐盟和非西方國家的沖擊。與法國保持某種和諧的關系,對英國來說也是一種需要。
盡管俄烏沖突走向還難以預測,但終究有結束的那一天。盡管目前與俄呈現敵對,可是俄畢竟是一個擁有強大核威懾力的軍事強國,歐洲安全秩序的建立不可能無視俄羅斯的存在。也或許,未來也可以把俄納入這個歐洲政治共同體。
盡管俄實力有限,可俄絕不會讓自己失敗,更不會讓美國削弱拖垮。俄的失敗就意味著失去一切,再也難崛起。所以,在俄支持不下去的時候,核大戰的風險就會驟升,這不是歐洲樂見的局面。歐洲希望的是俄能夠自生自滅。就像當初的蘇聯解體。
而實力明顯削弱的俄如果不想毀滅世界,就很可能加入歐洲政治共同體,或與這個政治共同體建立平衡關系,這樣反而會突出這個政治共同體的地位和影響力。這也可能是馬克龍的重要想法之一。
(責編:李雨)
2022-10-10 10:16:48
2022-10-09 15:11:44
2022-10-09 09:51:59
2022-10-08 15:02:17
2022-10-08 09: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