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今年9月2日,印度統計部門發布了兩項重大數據,二季度GDP數據,同比增長13.5%,直接把英國從第五名的位子上擠走,這更是印度迷狂。原本,印度實施的,是一個名叫“分階段制造計劃”的政策,說白了就是“市場換產業鏈”,要求外資企業把生產零部件的工廠,逐步遷移到印度本土生產,否則就對他們產品征收高關稅。
等到一些產業鏈到手,印度政策正在過河拆橋,從“分階段制造計劃”變成了“生產關聯激勵”,強調要在印度本土制造業中扶持出“本土冠軍”,打壓外資企業,扶植本土實體企業。去中國化,開挖中國墻角,印度可是玩真的,一切還只是開始……
然而,印度玩這種小伎倆,真的是鼠目寸光了。這樣殺雞取卵、過河拆橋式的營商環境,哪家企業受得了?面對印度政府的打壓,大量的外資企業,正在瘋狂地撤出印度,不少中國企業已直接選擇了撤資?,F在,榮耀手機已經宣布撤出印度市場,小米、OPPO、vivo,也都傳出了退出印度市場的消息。其他國家的企業也紛紛撤退,7年多時間里,超過2000家跨國企業打包撤離印度,而在印度注冊的外國企業總共就5000家出頭,相當于一半都走了,包括凱恩能源、家樂福、漢高、福特汽車等國際知名企業。
事實說明,企業都不傻,“殺豬盤"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印度這種不顧經濟規律的洗劫,最終只能淪為一場鬧??!
除了無底線搶錢,打壓中國廠商在印度的正常經營活動外!現在,印度正在處心積慮地挖中國的產業鏈,大挖中國墻角,想從我們手上搶走生意。蘋果打響“撤出中國”第一槍,目的地就設在印度,絕非偶然。
9月26日,據路透社證實,蘋果正式在印度富士康工廠啟用iPhone14的組裝,計劃今年4季度將5%的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也就是實現月產100萬部的產能。
據外媒表示,蘋果將供應鏈從中國撤出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卻是既定的事實,蘋果計劃最快在2025年將印度的全球iPhone產量提高到25%。
看到這里,很多人估計要問了:今后印度制造,真的能取代中國制造,挖走中國生意嗎?
我的回答是:不能!
的確,現在印度擁有著14億的人口,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這是印度的優勢。
但是,“印度制造”要搞成氣候,仍有著先天和后天的巨大障礙,中國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優勢,這些都不是印度目前能具備的!
2022-10-10 09:06:38
2022-10-10 15:09:30
2022-10-10 14:36:33
2022-10-10 09:57:37
2022-10-10 09:17:03
2022-10-10 10:09:01
2022-10-10 09:41:31
2022-10-10 14:49:15
2022-10-09 08:58:48
2022-10-09 09:38:58
2022-10-09 14:57:28
2022-10-09 14:45:00
2022-10-09 15:15:45
2022-10-09 10:01:34
2022-10-09 09:48:29
2022-10-09 09:25:49
2022-10-09 08:51:27
2022-10-08 14:54:40
2022-10-08 15:27:13
2022-10-08 09:08:30
2022-10-08 10:13:34
2022-10-08 09:51:14
2022-10-08 09:18:11
2022-10-08 10:02:13
2022-10-08 09: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