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特別是大規模和高端制造業,所需的電能尤其巨大,目前印度三大電網保障現有印度生產、生活供電尚且吃力,又如何為“印度制造”的騰飛保駕護航?
3、從供應鏈網絡看:中國制造已經形成了彼此勾連的、復雜的供應鏈網絡,而印度制造則幾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連不成線,更談不上什么網絡效應了。
中國制造當全球制造業,因為成本優勢而匯集中國后,這些企業逐漸產生化學反應,短時間不可復制!
制造業供應鏈不是“鏈”,而是“網絡”。
你只有理解網絡,才能真正理解中國制造。
網絡就像漁網一樣,每一層上具有多個“節點”,上下兩層之間的“節點”縱橫交錯,盤根錯節。
在世界這張大網的每一層上,都“埋伏”著無數的關鍵節點,它們屬于中國。
你想自上而下一筆畫趟到底,從原料設備到消費品,“完美”避開中國所有節點,幾乎已不再可能。
換句話說,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本國內即可完成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等商業化的全部流程。
少數產業的供應鏈外遷短期內可能會發生,而整體供應鏈調整則耗時長、難度大、成本高,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承接之地。
想想吧,3000家打火機配件企業集聚一個小鎮,走一圈就完成生產,這種效率帶來的比較優勢,逐漸干掉所有國家競爭對手,輸出全球80%的產量。
成熟的上下游供應鏈,路和碼頭也許可以花幾年造出來,但是建立完整的供應鏈起步10年。
2022-10-10 09:06:38
2022-10-10 14:36:33
2022-10-10 15:09:30
2022-10-10 09:57:37
2022-10-10 09:17:03
2022-10-10 10:09:01
2022-10-10 09:41:31
2022-10-10 14:49:15
2022-10-09 09:38:58
2022-10-09 08:58:48
2022-10-09 14:57:28
2022-10-09 14:45:00
2022-10-09 15:15:45
2022-10-09 10:01:34
2022-10-09 09:25:49
2022-10-09 09:48:29
2022-10-09 08:51:27
2022-10-08 15:27:13
2022-10-08 14:54:40
2022-10-08 09:08:30
2022-10-08 10:13:34
2022-10-08 09:18:11
2022-10-08 09:51:14
2022-10-08 10:02:13
2022-10-08 09:27:35